路線圖
高度比對
宜專一線,又名太平山公路、千層公路。起點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土場,與台7甲線相接;終點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,在終點大牌處可續行平元林道前往翠峰湖,或是右轉岔路往太平山莊。全長24.496公里,為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主要之聯外道路。
0.0K逆樁,與台七甲線岔路
0.7K逆樁 地名:土場
土場:「土場」是林業用語中木材聚集地或卸材場地,也是過去太平山生產材卸材轉運地
在約0.8K左右(還沒過橋)道路靠山那側,有太平山鐵道過去開往羅東客車的車廂
1.0K逆樁,與宜51線(大同產業道路)岔路
2.0k逆樁
2.3k逆樁,土場收費站
土場收費站:為太平山森林遊槳區售票處,旁邊停車場則為過法生產材卸材場。現土場收費站乃由原來火車站改成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售票站,遊客需由此購票進入遊樂區。詳細票價點此。
3.0k逆樁
接下來有遇到一岔路口(約4.2k),往上續行宜專1線,往下至溪谷可通往鳩之澤溫泉(也稱仁澤溫泉)
地名:仁澤
仁澤:泱泱大國仁德所被之澤地。位於宜蘭往太平山的路上,昔有森林鐵路經過,此地以溫泉聞名,四周群山環繞,又有多望溪穿越,形成澤地,為一良好的鳥類棲息所。光復後,鴆澤溫泉由蘭陽林區管理處接管,前蘭陽林區管理劇處長王國瑞,於民59年5月,將之重新整建,並增添客房,且將此地改稱為仁澤溫泉。
6.9k逆樁,宜專1線全線限速25km/h
宜專1線沿途風景秀麗,值得一遊
7.0k順樁 地名:中間(中間解說站、遊客中心)
中間:地處於仁澤、蘭臺中間之地。位於宜專1線上,仁澤東南方地區,為仁澤索道的發送點,又為通往蘭臺必經之路。中間解說站位於太平山莊內,有多媒體簡報、大小型會議室、交誼廳等。為昔日仁澤索道起點,亦是通往蘭台必經之地,因位於兩地之間,故名"中間"。民國八十五年成立解說服務站,內放映"太平山觀奇"、"太平山開發史"等多媒體簡介,並提人供遊客相關遊樂資訊諮詢。
中間解說站,裡面都是木頭香~
以下全部都是順樁拍攝
8.0k
9.0k
10.0k
11.0k 地名:蘭台
蘭台:盛產蘭花的高原平台。位於宜專1線上,仁澤東南方地區,是太平山林木開採初期的往拓起點。地形是一個遼闊的高原平台,後來開闢為苗圃,因盛產各種蘭花而聞名。
在一處迴頭彎的地方有白嶺巨木。
12.0k
13.0k泥土路,可能路基下陷(看護欄與路面落差),或是土石流吧(沒看到山壁有崩塌)
14.0k,開始迴頭彎 地名:白嶺
白嶺:冬季可見結霜,時而降雪,使整個山嶺白雪皚皚乃稱之為白嶺,以形得名。位於宜專1線上,蘭台西南方地區,是一個海拔近1, 500公尺的高山地區。
15.0k
16.0k
17.0k
18.0k 地名:白系
白系:為白嶺的頂點,海拔高度達1,880公尺。其地名解釋有兩義...
1.每遇降雪,屋簷常結成一條條的冰帶,歷年不融,狀似白色絲帶,乃稱白系。
2.在索道附近有一瀑布,水流細長,狀似白色絹絲,乃稱之為白系。
19.0k
20.0k 地名:見晴
見晴: 位於多望溪右岸的生產地,因面向東北方,見晴,為看之意,由於視野佳,蘭陽平原的美景可以一覽無遺,古名。位於多望溪右岸的生產地。
21.0k
22.0k
23.5k(注意相片右下角),沒仔細看這張,導致里程判斷錯誤...(7/15更正)
24.496k終點(大牌上方寫24.2k), 平元林道岔路檢查哨,直行可通往平元林道(但需辦理甲種入山證,平元林道又稱翠峰景觀道路)
地名:上平
上平:上了平坦之地。昔為白系索道的頂點,抵達此地後,不需再搭乘索道,即可直往太平山。
往太平山莊方向還有一地名------太平山
太平山:大平;山地語「眠腦」的譯稱。但日人亦有另一種說法:位資嘉羅 山主峰下的多望溪兩岸,氣候涼爽、景觀壯麗,又蘊藏豐富森林資源,成為國家一大資源,乃取太平為山,以寓國運昌隆,永保太平之雅意。
舊太平山:位於士場溪上游(多望溪),嘉平林道終點附近。
新太平山:現在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。
終點大牌(24.2k)
大牌上寫24.2k,可是公總專刊寫終點是24.459k,而且臨時停車場是23k,到太平山莊還有一段距離,終點是否改線或大牌安插錯誤,詳細情形就不得而知了...
霧中拍攝終點大牌
檢查哨停車場眺望雲海
其他精彩相片請移駕至我的部落格相簿 公路記行相片-專用公路-宜專1線中觀賞
欲續行平元林道往翠峰湖者按此在山腰間環繞的公路─平元林道(翠峰景觀道路)